家住普威的俄力阿支木在西昌采购了馒头粉和一些生活用品,安顿好行李,她脱下外套,拿出针线,缝补衣服上脱线的绣花。唐子晴 摄
4月23日下午3点45分,喜德火车站站台上人流涌动。46岁的克其吉布莫扶着几堆半人高的袋装新鲜蔬菜,等待“小慢车”的到来。
“小慢车”是人们对普雄至攀枝花之间对开的5633/5634次列车的“爱称”,已经运营了半个世纪,是目前四川境内最后的慢火车之一,每个小站都要停靠,全程376公里要走上9个多小时,因而有了这个可爱别称。
瓦祖、红峰、尼波、沙马拉达……每天,“小慢车”穿行大凉山深处,串起沿线27个站点,辐射周边的城镇村庄。对沿途的彝族老乡来说,这不仅是一趟普通列车,更是山里人的“运输车”、学生娃娃们的“校车”、老乡们的“脱贫车”……
今年14岁的阿杰伍前和妈妈一起坐车,去喜德看望外婆。唐子晴 摄
“叮铃——”发车铃声响起,站台上还有不少货物没上车。顾不得忙碌间掉落的鞋子,克其吉布莫光着一只脚站在车门口,拎起袋子往车上扔。“快一些,注意脚下安全,先把东西搬上去,再往两边挪。”列车员骆智杰在一旁大声叮嘱几句,赶忙接过袋子。
两分钟后,货物终于全部搬好,克其吉布莫抓起鞋子跳上车,紧接着车门关闭,列车缓缓滑出站台。所有货物顺利搬上车,克其吉布莫再次“打赢了”这场“战斗”。
“基本上每天都坐这趟车到西昌,老板把菜交给我,我再负责把菜带回普雄。”克其吉布莫是凉山普雄人,十多年前就开始在“小慢车”上做起“快递”生意。
过日子要精打细算,“小慢车”二十多年没涨过价,票价最低2元,坐满全程也只要26.5元。“一件货收1块钱,往返车票25元,比花好几十块坐汽车划算,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到手能挣一两百元!”靠着这份收入,克其吉布莫每个月能按时给上大二的儿子和上高三的女儿打去生活费。
一直以来,5633/5634次列车乘客以当地彝族群众为主,有的将蔬菜、核桃和家禽等带到山下出售,换取日常生产生活用品,有的到县城里采购商品回乡售卖,各类生活用品和信息被带回大山。慢慢地,这趟列车成了沿线百姓和外界沟通的纽带。
今年70岁的的莫果果木在车上做生意,沿途收购时令蔬菜水果。唐子晴 摄
西昌是“小慢车”最重要的停靠站点之一,为了让老乡们从普雄方向到西昌后,当天能返回,铁路部门对列车运行时间作了精心调整,留出整整2个小时。“停靠一些乘客货物较多的站,都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等一等,等大伙安全上车再启动。”列车长刘伟说,其实,搬货上车这场“战斗”,克其吉布莫们几乎每次都能“打赢”。
“小慢车”不仅耐心等待还没上车的乘客,也在快速发展的时代里,等着大山深处的百姓,一同出发。
2016年底,铁路部门对车厢进行了“适农化”改造,拆掉一些座椅,留出堆码大件行李的专属空间,在列车尾部加挂了 “大棚车厢”,专门用来运送活牲畜、活家禽,实现“人畜分离”。
4月24日早上七点,天色刚刚亮起来,75岁的阿比拉布牵着自家的小羊走进普雄站,他要把羊拉到喜德去卖,随便给住在喜德的孙女买点文具。
“每逢彝族新年和火把节,车厢里羊啊猪啊,挤都挤不下,好热闹!”负责看管“大棚车厢”的行李员罗丽说。照看这些老乡的“宝贝”,这项工作不容易,为了加强通风,专门给车厢开了好几个天窗;为了让老乡们的“宝贝”安全到站,加装了拴挂牲畜的栏杆;为了做好卫生工作,工作人员带来雨靴、加长水管和消毒水,定时清理消毒,“好多人说我们这趟车有味,想想也没错,是烟火味和人情味!”
随着列车不断到站停靠,车厢里的乘客多了起来,耳边的声音也逐渐嘈杂。
很多“小慢车”停靠的小站,放不下330多米长的列车。图为瓦祖站台上,“小慢车”的一截停在隧道里。唐子晴 摄
“171、172、173!”列车从普雄站开出一个多小时,的莫果果莫已经在车上从其他老乡那儿零散收购了173把香椿。的莫阿妈今年70岁出头,在车上做小生意已经10多年了,每天从普雄站上车,把车上收购的时令蔬菜水果带到西昌市场卖出,“香椿一把一块五收来,两块五卖出去,赚个差价。”的莫果果木说,靠着这份营生,她一个月能有2000多块钱的稳定收入。
普雄发出的“小慢车”上,不少老乡外出采购,随身带着几把刚采摘的新鲜香椿,能顺路卖些钱。唐子晴 摄
阿都莫阿牛一大早摘了一竹筐樱桃也登上了“小慢车”,一路向乘客兜售。过了5站后,樱桃卖完了,她回到座位上,拉开挎包,掏出一小打人民币,数了又数。
对阿都阿牛来说,这列火车载满了幸福回忆。
2004年,19岁的阿都阿牛坐上“小慢车”从娘家出嫁。“那也是我第一次坐火车,紧张地不得了。”阿都阿牛笑着说,“当时一位女乘务员见我盖着盖头,知道我是去结婚,拉着我的手给我唱了一首歌,祝我新婚快乐。”
时间匆匆而过,36岁的阿都阿牛已经是3个孩子的妈妈,依然坐着“小慢车”为自己的幸福生活努力,而当年送她去结婚的乘务员们,也依然在车上忙碌。
“小慢车”上,时间却好像过得更快。几个小时里,老乡们互相买卖水果蔬菜,交换所需;年长的阿妈拿出针线,在明明暗暗的车厢里,给家里的孩子们缝制鞋垫、头巾;年轻人们聊着外面的世界,互相帮忙给家中的亲人带些生活用品……在大山中穿行的车厢成了沿线百姓“移动的家”,风雨无阻。
列车上,一位彝族阿妈给孙女绣头巾,安静又认真。唐子晴摄
正赶上周五,德昌和冕宁站上来不少学生。孩子们三五成群坐在一起,有的翻开书本认真阅读,有的聊天嬉戏扳手腕。
今年17岁的罗艳家住冕宁,去年考上德昌县职业高级中学,每周都要坐“小慢车”回家。“坐汽车有点头晕,车票也要50多块,这趟火车只要7块5。”罗艳说,“列车员叔叔阿姨都很亲切,见面都要问问学习成绩怎么样,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
一位彝族乘客正在给买来的鸭子缝制“外套”。陈姝妤 摄
对这些孩子们,列车工作人员丝毫不敢大意,低年级学生调皮好打闹,要随时提醒,防止磕碰受伤。列车到站前,怕有的孩子读书、贪玩忘了下车,就反复大声报站,还叮嘱孩子们互相提醒,提前到门边排好队。
列车长刘伟说,这些年,彝族老乡们越来越重视教育,这列火车也成了凉山孩子们的“校车”。沿途各个乡镇的孩子们,坐着“慢火车”往返学校,“小慢车”也见证了一批又一批孩子通过教育走出大山。
“小慢车不仅见证着一代代孩子的成长,也见证了沿线的变化。”从原来的列车员到现在的列车长,刘伟在“小慢车”上一干就是28年。
车厢里,老乡们端着各种新鲜蔬菜,互相交换。陈姝妤 摄
“以前,大山里的乘客赶车困难,住在高山上的,到车站要走五六个小时。”多年前一场雨天,一位从尼波站上车的老人背着背篓,浑身湿透,脚上沾满泥浆,刚上车脚下一滑,险些滑倒。“当时我在旁边,赶忙拉了老人一把。”
为了方便沿线群众赶火车,一条条通站公路修了起来。在列车都不能完全停进站台的瓦祖站,一条2公里长的通站公路蜿蜒曲折,连接起001乡道和小站的进出站口。“赶车的老乡四面八方而来,现在能开三轮车把行李拉到进站口,学生下了车也能沿着路安全回家。”车站长魏刚说。
今年70岁的的莫果果木在车上做生意,沿途收购时令蔬菜水果。唐子晴 摄
凉山州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正在实施德昌、冕宁、喜德、越西、甘洛5县“慢火车”通站公路33个项目,按总投资100%标准实现全覆盖支持,将直接为“慢火车”沿线约13万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出行条件。
“过去‘小慢车’这一路颜色单调枯燥,只有黄色的荒地和绿色的树。”刘伟说,这几年,沿途景色慢慢多了起来,有灰色的盘山公路,有新房子红色的屋顶和雪白的墙壁,还有五颜六色的学校。
车外的色彩多了,车内乘客也有了不同。“以前彝族老乡们上车都很沉默寡言,坐在角落里很少说话,现在都穿得整整齐齐,甚至有的西装革履,上车还主动跟我们聊天。”
在高铁、动车日行万里的今天,“小慢车”不慌不忙,承载着沿线乡亲们的希望,从乡村驶向城市,从过去驶向现代化,从贫穷驶向富裕,温柔地向世人展示着什么是“中国温度”。